謹防用人單位惡意提起工傷行政訴訟以拖延賠償時間
作者: 來源:快資訊 發布時間:2021-02-19 12:02:00 瀏覽量:
記者從南昌市東湖區法院了解到,2011年1月至8月底,該院共受理用人單位因不服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門的工傷認定而提起的行政訴訟案件10件。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案件的原告沒有為職工辦理和繳納工傷保險,且其起訴的證據明顯不足、理由明顯牽強,對案件判決結果也持放任態度,存在名為“維護企業合法權益”,實則惡意提起工傷認定,行政訴訟以拖延支付工傷賠償金的嫌疑,該現象必須引起高度的注意。這種現象的存在,不僅不利于保障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也不利于企業和社會的長遠、和諧發展。為了杜絕這種現象,東湖法院建議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完善立法、創新模式,實行訴前保證金制度。強制要求用人單位在提起工傷行政訴訟之前需將一定的保證金繳至法院的標的款賬戶內。該保證金所起的作用:一是可以杜絕用人單位起訴的隨意性;二是用人單位一旦敗訴,有足夠的金額賠償勞動者。
二、改革現有工傷爭議走行政、賠償爭議走民事的分離式審理模式,建立行政、民事合一的勞動爭議速裁法庭,實行工傷認定附帶工傷賠償金支付的審理模式,集中解決工傷認定及賠償金額的問題,以縮短辦案時間,提高辦案效率。
三、企業應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為職工辦理和繳納工傷保險。此外,勞動監察部門要加大用人單位不規范用工的查處力度。
四、將營造社會誠信體系與用人單位規范用工相結合起來。要將用人單位的規范用工情況納入到社會誠信體系的建設中來,對不規范用工的企業要記入不良誠信記錄,從多方面對其加以限制,以促使其依法用工、文明用工。
本文地址:http://m.wnpump.cn/news/10129.html
上一篇:男子入職兩小時猝死,是否屬于工傷?是否存在勞動關系?
下一篇:疫情暫緩工傷鑒定,農民工無過錯不擔責